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如今,隨著世界小姐總決賽、國際泳聯年度頒獎盛典、世界青年帆船錦標賽等數十項國內外知名賽事活動相繼舉辦,三亞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文化、區位等優勢,多措并舉提升城市品位、知名度、美譽度,加快對外開放步伐,推動文化、旅游等產業升級轉型,助推世界級濱海旅游城市加快建設。
鹿城品牌邁向國際化
“三亞太贊了!國際音樂節上不僅能一睹世界頂級DJ風采,還能與世界各地樂迷匯聚一堂,感受多元文化的交流與碰撞。”來自廣西南寧的游客朱莉在微信朋友圈中連續發了多條圖文“曬幸福”。
動感的舞曲,變幻的燈光,絢爛的舞臺,激情的表演者……3月3日晚,三亞國際音樂節迎來閉幕表演,海棠灣主會場熱力四射,數萬名樂迷隨著音樂節奏起舞、揮手、吶喊,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頂級DJ、音樂人共同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之中,感受著這座熱情的濱海城市——三亞的獨特魅力。
這一次,繼世界小姐總決賽、世界瑜伽大會、世界青年帆船錦標賽等多個重量級國際品牌賽事活動落地后,三亞以音樂之名,再度在世界舞臺上驚艷亮相,釋放出超強國際吸睛力。為期3天的音樂節中,百余組世界頂尖樂隊和藝人齊力打造音樂盛典,花車巡游、城市匯演等活動與當地民俗文化、“候鳥”文化等取得聯動,共同開啟全城狂歡。
“ISY三亞國際音樂節是由政企聯動創辦的首個自主品牌國際音樂盛典,將賦予城市新的個性,讓更多中外游客愛上三亞,帶動三亞實現‘國際化’和‘世界級’。”三亞市副市長許振凌說。
以音樂為紐帶,傳播鹿城品牌,成效如何?市場反饋是有力的印證:三亞國際音樂節預售門票在短短兩日內告罄,預計將產生3億元總消費;海棠灣主會場的首日演出中,數十萬人次通過直播平臺同步觀看了表演;在主會場、分會場參與音樂節的觀眾有20萬人。
“電音文化倡導的健康、放松、享受生活理念與三亞的人文氣質相匹配,融入三亞豐富的旅游資源后,將實現文化、經濟、品牌三方疊加的效果。”音樂節主辦方相關負責人白穆迪說。
激活本土文化活力
鼓花車、黎苗歌舞、京劇臉譜花車、南美風情舞蹈……3月1日,ISY三亞國際音樂節在三亞海月廣場開幕,融合了瓊島文化與國際韻味的系列方陣輪番表演,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來感受濃郁的文化氛圍。
“沒想到來海南旅游還能碰上這么高水準的音樂節,電子音樂加上黎苗歌舞,簡直太酷了!”匯聚了瓊島文化、海洋文化等元素的開幕式表演令美國游客理查德驚喜連連。
以文化為名片,傳播鹿城之美,三亞已經邁出堅實步伐。近年來,三亞著力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加快文化創新,擴大文化影響力,先后打造、引進了“ART·SANYA藝術季”、三亞國際鋼琴音樂周、太陽馬戲舞臺劇《阿凡達前傳》、俄羅斯音樂喜劇《拇指姑娘》等國際化的文化藝術活動,優化鹿城文化產業格局。
為了此次音樂節能夠成功舉行,三亞因地制宜,創新融合國際范和民族風,在節目設計中創新融入瓊島的多元文化,為傳統文化賦予了新的時代活力,成為亮點之一。其中,在城市分會場設計中,不僅邀請了國內外頂級音樂人,為國內外游客打造華麗視聽盛宴,并針對三亞“候鳥”群體,編排了富有民族風情的歌舞表演。
值得一提的是,音樂節海棠灣主會場還設置了美食區、城市區、藝術區等,展示海南本土美食與文化。“既有頂級音樂大餐,還能感受三亞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參加三亞國際音樂節,收獲滿滿,一舉多得!”來自上海的游客許磊點贊。
“城市文化符號是極其重要的,就好比很多人聽到歌劇院會聯想到悉尼,我們致力于打造文化精品品牌,今后爭取能讓大家聽到音樂節便能聯想到三亞。”三亞市文體局局長陳震旻說。
“文化+旅游”多翼齊飛
3月2日,盡展鹿城旖旎風光的宣傳片在ISY三亞國際音樂節上播放——這是音樂節導演、編輯和攝制組一行在三亞采風拍攝的。熱帶叢林的神奇、藍天碧海的曼妙,通過視頻畫面傳播遠洋。
如何利用品牌活動傳播鹿城名片?此次音樂節在節目編排、舞臺設計等方面均融入了諸多展示三亞之美的巧思。其中,位于海棠灣的主會場設置在海灘上,伴著椰風海韻,樂迷們既能欣賞到頂級電音,還能在沙灘盡情歡舞,感受悠閑放松的度假氛圍。
“一邊聽音樂,一邊欣賞熱帶風情美景,還能感受海島獨特文化魅力,這個音樂節太贊了!”自稱是“骨灰級”電音迷的李嘉琛這次專程從加拿大“打飛的”來三亞赴此音樂盛宴。
“本次ISY三亞國際音樂節集結了國際頂尖DJ、樂隊和藝人參演,吸引了來自國內外的樂迷前來‘打卡’,在某種程度上也推動了三亞旅游知名度提升。”三亞市旅游委主任樊木透露,音樂節舉辦期間,該市海棠灣區域酒店客房入住率基本達到100%,旅游需求旺盛。
更令人欣喜的是,據音樂節主辦方介紹,三亞國際音樂節將打造三亞國際主題音樂公園,作為永久會址,今后每年在三亞舉辦兩場;同時,規劃建設音樂節主舞臺、游樂嘉年華、音樂博物館、音樂劇院等,進一步助推“文化+旅游”相關產業升級轉型。
“依托音樂節平臺,我們將打造成集演出、餐飲、游戲、創意集市、各種衍生品銷售的場景消費場所,提升文化消費空間,同時挖掘本土文化資源,整合休閑娛樂、科普教育、家庭親子等元素,充分挖掘產業鏈衍生價值。”白穆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