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在網上購買機票,常常遇見這樣的情形:選機票時價錢看上去不貴,但等到結算的時候,多出一大堆莫名奇妙的“旅行套餐”“貴賓服務”等等,取消起來也非常麻煩。針對這些問題,中國民航局日前發布通知,要求嚴禁互聯網機票銷售“搭售”行為,同時加強對互聯網機票銷售的監督管理。
8月22日,記者打開一家知名在線購票平臺,選擇了8月23日北京飛上海的航班,航班信息彈出后,在選擇較便宜的折扣票價時,發現平臺默認勾選了18元的酒店優惠券。如果記者稍不留意,這18元就計入賬單計費了。根據消費者反映,類似的“搭售”行為不勝枚舉。
據了解,一段時間以來,中國民航局接到關于互聯網機票銷售平臺的集中投訴,主要反映的問題就是“搭售”行為。一些在線售平臺和部分航空公司官網把貴賓休息室和保險等機票以外的服務產品采取默認選項的方式,出現在購票環節當中。旅客識別不清的情況下,很容易購買了不需要的服務和產品,花了不少冤枉錢。這種誤導旅客的行為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也對行業發展造成了惡劣的影響。
為解決這些問題,中國民航局運輸司發布了《關于規范互聯網機票銷售行為的通知》。通知明確規定:“在銷售機票時不得以默認選項的方式‘搭售’機票以外的服務產品;應當通過清晰顯著、明白無誤的形式將貴賓休息室、保險等除機票以外的附加服務設置為旅客自主選擇項,以有效避免旅客誤選的情形發生。”
中國民航局運輸司副司長于彪表示,《通知》主要強調三方面問題:
一是嚴禁企業“搭售”行為。企業應按照國家《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維護旅客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不得以默認選項的方式出售機票以外的產品,企業應當以一種清晰、明確、明白無誤的方式,向旅客提供自主選擇的機會,以免產品誤導或者誘購的行為。
二是有關部門將進一步增加對其他網上銷售行為的規范。“這里面最主要的是目前有許多優惠機票、優惠產品,具有一定的限制條件,包括退改簽規則、行李運輸等方面,有一些限制條件,如果不清晰地告訴旅客,很可能導致旅客有誤解,產生后期的服務糾紛”,于彪指出,民航部門明確提出,企業在旅客購票環節當中,一定要清楚、明白地把這些限制條件提示和告知旅客,以免旅客產生不必要的損失。
此外,民航管理部門還將督促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加強督促各個航空運輸企業和銷售代理企業進行自查、整治,提高行業自律,給旅客創造一個更加和諧的購票環境。(經濟日報記者 馮其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