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報訊 (記者張君榮)7月29日,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召開圓桌研討會,與會學者就當前歐洲社會形勢及中國機遇展開討論。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認為,中國智庫“走出去”有助于全面加強潤物細無聲式的人才交流與民間交流。當前,各個國家對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高度重視,充滿期待。中國智庫應抓住機遇,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機制性建議。陳文玲表示,當前的新型全球化是由科學技術帶來的,物聯網、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導致世界經濟形態發生了重大變化,其中既包括經濟表征和經濟產業的關聯,也包括企業主體形態、國際貿易業態、服務業態等一系列重大變革。全世界已進入萬物互聯時代,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經濟全球化不可能被個別因素阻斷。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副所長李維維認為,當前歐洲一體化進程在經濟一體化層面遇到了困難,處于大調整時期。“一帶一路”倡議是帶動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新方向。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徐二明在談到“一帶一路”倡議與北歐地區在企業層面的對接時認為,中國可以發揮電商、服務業優勢,并通過創新核心技術,提升制造業的競爭力。陳文玲認為,當前歐洲各個國家都在尋找新的發展動力,希望一帶一路能夠帶動世界經濟增長,在創造世界經濟增量中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