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下萬達77家酒店后,或許只能給富力帶來更多的營業收入,但并不會給富力帶來凈利潤的增加。
作為昔日房地產界“華南五虎”之首,富力一度以激進式擴張聞名,不過近年來其業績表現不佳,負債率較高,頻頻傳出資金鏈緊張甚至斷裂的消息。
一度較為低迷的富力,最近以199.06億元的價格,拿下了萬達旗下77家酒店資產,再次走入大眾眼中。
不過,外界可能想不到的是,截至2016年底,富力原有酒店業務已連續虧損五年。
富力這樣做到底有何意義?是為了擴大酒店業務而扭轉虧損?這樣的收購,對富力債務會產生何種影響……
有業內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富力巨資收購萬達酒店資產的結果可能是:債務增加、營收增加,但盈利難以增加。
富力酒店連虧5年
富力成立于1994年,總部在廣州,2005年,富力在香港主板上市,成為首家被納入恒生中國企業指數的內地房企。
當前,富力的業務板塊分為:物業發展、物業投資、酒店營運和其他業務(包括建筑服務和足球隊)。
2016年,富力的營業收入為537.3億元,物業發展、物業投資、酒店運營和其他業務收入占總收入比重分別為92.11%(494.89億元)、1.71%(9.18億元)、2.53%(13.62億元)、3.65%(19.61億元)。富力在2016年的物業發展、物業投資、酒店營運和其他業務的凈利潤分別為60.58億元、17.29億元、-1.83億元、-5.5億元。
我們再看看富力的酒店業務。
富力酒店運營自2014年至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1.09億元、11.81億元和13.62億元,毛利率則持續下降,分別為29.41%、26.90%和19.79%。
從富力財務報表來看,2012年至2016年,富力酒店業務持續損,虧損額分別為1.75億元、2.49億元、1.4億元、1.67億元和1.83億元。
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富力的酒店業務一直在拖后腿。
在建酒店未到收獲期
為何富力的酒店業務會出現連續5年虧損的情況?
聯合資信的報告如是分析:由于廣州柏悅酒店等多個新建酒店開業,尚處于客流量培育期,該部分酒店入住率較低,尚處于虧損或微利狀態,因此拉低了富力酒店服務業務的整體毛利率水平。
從富力財務報表上看,與物業發展業務和物業投資業務對比,酒店業務的銷售成本偏高,使得其毛利率(2016年為16.89%)低于物業發展業務(2016年為29.79%)和物業投資業務的毛利率(2016年為91.83%)。再扣除不低的銷售及行政開支、融資成本,酒店營運業務呈現虧損狀態。
富力地產年報顯示,公司銷售成本包括土地成本、建筑成本、營業稅、資本化利息。
記者發現,在2016年,富力土地及建筑成本占86%、營業稅占5%、資本化利息占9%。富力酒店營運的銷售成本主要被土地及建筑成本拉高。
2012年底,富力擁有6家運營中的酒店,在建或關業籌備中的酒店11家。到2016年底,富力地產擁有14家在運營中的酒店,在建或關業籌備中的酒店10家。5年內,雖然有8家酒店竣工,但富力幾乎每年都有10家左右的酒店處于在建過程中。
一位熟悉富力的知情人士直言,正是由于酒店建造時間長,并且每年處于在建過程中的酒店較多,所以公司在酒店運營的前期投入較大。
酒店行業專家趙煥焱表示,酒店的黃金收獲期是開業后6年-20年。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富力酒店業績虧損,說明經營方面是有壓力的,其盈利難度依然比較大。
77家酒店難咽
在酒店業務虧損的情況下,富力依然拆巨頭吞下萬達酒店資產業務,這是為何?又將產生何種后果?
日前,評級機構惠譽將富力BB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認為收購萬達酒店資產后,富力整體債務水平將上升,酒店資產將小幅拖累富力的利息、稅項、折舊、攤銷前收益,或將富力Ebitda利潤率壓制在20%-23%。
富力酒店業務2008年起步,富力2016年年報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含合資項目在內,富力旗下已落成、營運或開業籌備中的酒店數量已達33家。此次拿下萬達77家酒店業務后,富力旗下酒店數量已逾百家,成為全球最大的五星級酒店業主。
雖然富力在酒店業務規模或將迅速擴大,但其后遺癥也將十分明顯,因為萬達的酒店業務難以下咽。
記者發現,萬達在2015年底擁有72家酒店,當年酒店營運的收入為49.63億元,毛利為13.26億元,毛利率為26.72%,高于富力同年酒店營運的毛利率(21.08%)。
這次富力收購的77家酒店就包括了上述72家中的67家,還有2015年后開業的8家酒店,以及到目前為止還沒開業的2家酒店。
富力收購的萬達酒店繼續由萬達經營,如果沒有意外,其盈利應該能保持穩定。
業界人士表示,收購77家酒店后,富力一年的酒店營運收入至少能夠增加50億元。加上富力自身的酒店運營收入13.62億元(按照2016年的水平),富力酒店營運總收入將超過63億元,占富力總營收(587.3億元)比例至10.8%左右。
那么,除了上述規模上的提升,收購萬達酒店是否有助于富力的酒店發展戰略和多元化布局?
記者比對2014年-2016年的富力和萬達的酒店營運業務(由于萬達商業于2016年下半年從港交所退市,所以只有其2016年上半年的酒店營運數據),發現從2014年到2016年,萬達酒店的毛利率基本保持在27%,而富力酒店的毛利率逐年下降,并且低于萬達酒店。但如果按照萬達年報中的財務報表方式(融資成本和所得稅未進行拆分),萬達酒店的分部業績利潤率明顯低于富力酒店,虧損更大。
根據相關公式:分部業績=毛利潤-銷售及行政開支-其他開支+其他收益+應占合營/聯營公司業績;分部業績利潤率=分部業績/營業收入。
就以上分析來看,“吃”下萬達77家酒店后,或許只能給富力帶來更多的營業收入,但并不會給富力帶來凈利潤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