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年輕人的地方,就有流量,互聯網時代即是流量的時代。因為年輕人的匯聚,不少平臺已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社區,也就是俗稱的“圈層”。如今,90后、95后消費軍的崛起已勢不可擋,越來越多迎合其需求的服務正傾向于往多元化和個性化方向發展。
難以捉摸的“90后”消費觀念
“90后”新青年逐漸成為中國消費市場的主力軍,“抓住這屆年輕人”幾乎成了所有商家的共同認知。相較以往的消費觀念和習慣,“如何留住年輕人”已經成為令商家們最燒腦的事情,這屆新人已經越來越難以捉摸。
過去,年輕人更重視他人的認可,需要用品牌來標榜自己的生活品味,但如今“悅己型”消費才是“90后”新青年的主色調。這里所指的新青年是指緊跟主力軍 80 后,且已初露頭角的 90 后新面孔。他們代表著新的消費力量,有著新的生活追求和價值主張,“追求新穎、崇尚品牌、突出個性、注重情感與直覺”是大部分90后人群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的鮮明特點。“二次元”、“單身經濟”、“IP經濟”、“顏值經濟”、“電競市場”、“盲盒消費”、“個性化消費”、“黑科技”、“性價比消費”則是對“90后"消費場景的多樣化描述。
“一勞永逸”的營銷方式或成過去式
如今,商家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是消費者的崛起,從以往的以產品為中心已轉變為以消費者為中心。在傳統制造業當道,電商還未崛起的時期,商家或許僅通過明星代言人的站臺就能打造出一款火爆的商品,然而在當今新興消費市場環境的變化、年輕人消費觀念的轉變,商家還試圖以這種“小白式”打廣告、“一勞永逸”地做爆款,已幾乎不可能。
據公開數據顯示,“90后”新青年對于品牌的忠誠度越來越低,僅8%認為品牌名稱很重要,92%認為商品品質最重要。京東零售CEO徐雷就曾提起過“95后的年輕人們‘對品牌的忠誠度是極其低的’”。相反,這類人群對服務的期望變得越來越“苛刻”:96%希望24小時內得到服務響應、85%希望得到的服務是個性化,“90后”新青年的需求越來越難以把握。據悉,目前快消行業平均上新周期是一周,快消行業平均新品上市成功率只有10%,而據第一財經報道,每隔三分鐘就會有一個新產品誕生在快速消費品領域誕生。商家正式進入了“以消費者為中心、以功能+服務體驗為導向”的非必須品消費主導世界。
電商直播成風口
據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在線直播用戶規模將達到5.5億人,用戶增長速度超過9.2%。基于這個高速增長的市場,今年4月,廣州市商務局印發的《廣州市直播電商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將推進實施直播電商催化實體經濟“爆款”工程,孵化1000個網紅品牌、培訓10000名帶貨達人,把廣州打造成為全國著名的直播電商之都。到了5月,“直播帶貨主播”更是正式成為國家認證的新興職業,“全民帶貨”的電商直播行業可謂一時風頭無兩。
電商直播為什么就成了近年的風口呢?在這個信息碎片化的時代,流量也在碎片化。基于這種信息的不對等,電商直播解決了一部分信任問題后,更以情感為聯結的直播電商能夠極大地喚醒消費者的購物沖動,提高了下單率,電商直播的這種碎片化觀感影響著“90后”消費者“種草”和“拔草”的消費決策,這些變化都在促使商家直面“90后”進行消費者革新運營。
結語
波士頓咨詢公司曾做過預測,2020年,中國的消費市場將達到6.5萬億美元的規模,其中一半以上的消費額是95后創造的。而當談論時下90后年輕人的消費現狀及趨勢時,沖擊市場和商家的,不僅僅是“年輕人的消費”,更多的是其背后的信息化、互聯網化的時代的增長規模、變化速度和新興消費大軍的影響力。面對年輕群體的強勢崛起,商家只有充分理解當前這群“90后”“95后”消費主力的商業邏輯,才能擁抱未來商業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