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期間,由原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理事長劉平均發表“培育城市品牌,推動中國旅游走向世界”的主旨演講,其中旅游城市品牌也極為重要,這次城市品牌評價試發布,同時也是為了下一步向全球發布“旅游城市品牌”做一些探索。我國將重點培育打造五個板塊的旅游城市品牌:一是以黃山旅游為代表的中等城市;二是以武夷山旅游為代表的小城市;三是以西遞、宏村、周莊、同里為代表的特色文旅小鎮;四是以北京、西安為代表的歷史文化名勝集群;五是以森林、草原、濕地形成的生態旅游集群。
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理事長劉平均發表(城市品牌)主旨演講
“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千百年來讓人魂牽夢繞。黟縣,位于黃山市西南部,黃山古稱黟山。黃山市黟縣是古徽商聚集地和徽文化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生態絕佳。擁有“世界文化遺產地、國家生態示范區、中國旅游強縣”等國際化旅游品牌名片和“世外桃源、畫里鄉村”的神話美譽,境內完整保存1684幢明清古建筑,2處世界文化遺產、3處全國重點文保單位、6個全國歷史文化名村、31個中國傳統村落、1座省歷史文化名城,3條省級歷史文化街區,6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也是首批被列入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黟縣的旅游資源和旅游再開發潛力非常巨大。
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黟縣旅游委提供的圖片)
推進黃山黟縣全域旅游產融發展,是黟縣縣域經濟轉型提升的迫切需求,具有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五大方面的綜合價值。中國城市旅游研究院將以全域旅游五個標準化的主要內容,即“政府全域管理信息化、旅游全域營銷網絡化、景區全域服務智能化、購票全域旅游電子化、特色產品消費個性化”以及全域旅游“品牌傳播、票務發行、交易結算”的三大中心產融一體化等重點服務功能,助推黃山市黟縣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域旅游產融發展智慧化進程。
黟縣政府副縣長吳小勝與中國城市旅游研究院院長彭一鳴雙方在合作協議中簽字
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原則,由中共黟縣縣委常委、黟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吳小勝代表黟縣人民政府與人民日報《中國城市報》社旗下的中國城市旅游研究院院長彭一鳴簽署合作協議,基于雙方對黟縣全域旅游產融發展新模式達成的戰略共識,于5月26日上午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25樓會議室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簽約期間黟縣旅游委主任周曙光、黟縣文化旅游開發辦公室主任汪玉芝,人民日報《中國城市報》社社委兼地方部主任彭發文,中國城市旅游研究院副院長文鴿及架構師田均輝一起出席。
黟縣政府副縣長吳小勝與中國城市旅游研究院院長彭一鳴簽約后雙方互祝
大眾旅游時代,全域旅游已成為國家戰略,旅游業從單一景區、景點模式向旅游目的地統籌發展模式縱深轉變。此番黟縣人民政府與中國城市旅游研究院的聯手合作,將全面助推黃山黟縣旅游標準化、信息化、品牌化、全域化發展。雙方就共同建立政策溝通機制、開展聯合宣傳工作、搭建全域旅游網絡平臺、共同組織實施活動、開展多元實體經濟領域合作、開展旅游產業項目孵化合作、共同優化合作項目產業鏈分工布局、開展旅游項目合作、開展大健康產業等多方面的合作達成共識,共同推進科技創新技術成果在黟縣全域旅游項目中轉化,共同支持向全國推廣符合國家“全域旅游”規范要求的黟縣全域旅游產業化模式的復制。
雙方聯手積極發揮黟縣的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優勢,培育黟縣如西遞、宏村世界文化遺產及西遞、宏村特色文旅小鎮成為國際知名旅游品牌,帶動黟縣第三產業快速發展,最終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振興黟縣文旅鄉村,反哺黟縣縣域經濟集群化發展,形成全域旅游發展新合力,開創黟縣全域旅游產融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