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廣西南寧市科協積極開展中國科協“科普中國”品牌及資源推廣應用工作,深入推進全市科普信息化建設,拓展科普來源及傳播渠道,促進優質科普資源的整合、利用與共享。
2014年起,中國科協以“科普中國”品牌為統領,會同社會各方面大力推動實施“互聯網+”科普和科普信息化建設工程,著力科普內容建設,創新表達形式,借助傳播渠道,促進傳統科普與信息化深度融合,精準滿足公眾個性化需求,提高科普時效性和覆蓋面。
科普中國網站是“科普中國”品牌的集中展現,秉承“眾創、嚴謹、共享”宗旨,攜同社會各方,著力科普內容建設和表達形式創新,借助傳播渠道,向全社會提供科學、權威、準確的科普信息內容和相關資訊,推動科技知識在網上流行,實現公民科學素質跨越提升。目前該網站主要包含科普頭條·熱點·要聞、科普大超市、網絡互動空間,以及我國優秀科普網站、科普欄目、移動端科普應用等的匯聚。
按照中國科協和自治區科協相關要求,我市結合實際,積極推廣“科普中國”品牌:按照《中國科協辦公廳關于印發科普中國e站建設及使用暫行辦法的通知》要求,在鄉村、社區、學校和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及黨群服務中心等場所按照“五有一統”(即有網絡、有場所、有終端、有活動、有人員和統一標識)的標準建設科普中國e站;在城鄉社區、街道、樓宇、學校、交通場站、企事業單位、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黨員活動場所等現有的大屏幕、PC機、多功能一體機等終端上播放科普中國內容,讓更多的公眾關注科普中國。
同時,南寧市科協充分利用科普中國網上內容,引導基層科普組織、基層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科普員結合全國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日、科技工作者日、雙創周、科普文化進萬家、科技助力精準扶貧等活動,深入開展群眾性科普活動和科普展覽,落地應用科普中國內容。
目前,南寧市已通過報紙、網絡、微信公眾號、電視、宣傳海報等多種方式宣傳推廣“科普中國”品牌,讓市民關注了解“科普中國”,掌握“科普中國”應用方式,打通“科普中國”應用推廣的“最后一公里”,讓“科普中國”惠及更多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