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過剩的時代,我們的時間被徹底碎片化。正如俞敏洪所言,“我們需要學會如何辨別信息,辨別出哪些信息是對我們有用的,哪些信息是可以被過濾掉的。”
無處不在的移動支付、形形式式的線上平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徹底打破了我們以往的消費模式,也逼迫著我們對消費行為進行改變和升級。
(移動支付的普及改變了我們的消費習慣)
如何高效地做出正確的選擇?這是個問題。
我們成了“品牌奴”
在消費時,我們總會優先考慮品牌因素。
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品牌意味著保證、意味著信賴、意味著口碑,也意味著買得過。
我們對品牌的認知可謂從小開始被灌輸以及培育起來。
從翻過的雜志、看過的電視,聽過的電臺、路過的廣告、甚至只是朋友間的一句推薦,都在潛移默化地催眠著我們:該認識哪些品牌,又該選擇哪些品牌。
在走過一個又一個“套路”之后,我們逐漸建立了自己的品牌觀,擁有了自己的品牌意識,甚至變成了一個非品牌不買的“品牌奴”。我們的購物清單也從雜牌發展到小品牌,從小品牌轉到大品牌,從大品牌擴展到國家品牌。
對品牌的認知就像一條完整的神經應答回路一樣,提到法國,你會說出香奈兒或者LV;看到瑞士國旗,會想起勞力士和百達翡麗;說到鄰國日本,信口拈來一句“索尼大法好”……對各國國家品牌能娓娓道來,那么,我們中國又有哪些還不錯且拿得出手的品牌呢?
新的品牌關鍵字
過往,我們對國內本土品牌都停留在搜索“中國十大品牌”、“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等關鍵字。
但現在就很有必要了解一下新的關鍵詞——“國家品牌計劃”。
事實上,近年來我國消費市場有一個很大的特征,那便是情懷回歸、國貨崛起。
由央視提出的“國家品牌計劃”正是響應我國的“品牌戰略”,其目標相當宏大:希望能尋找、培育、塑造一批能夠在未來三十年里代表中國參加全球商業競爭和文化交流的國家品牌。
此計劃從2016年開啟,經過約兩年時間的發展,2018年最新的入選企業名單從20多個更新并擴展到40余個,包括了華為、格力、方太、簡一等為人熟知的品牌。
國品真的崛起了?
顯然,“國家品牌計劃”的推出讓大眾在消費時有一個很好的品牌選擇導向。
智能手機不必再著眼國外品牌了,以華為作為代表的國內手機品牌如今技術性能設計兼得,它們甚至還獲得了不少國外消費者的口碑和喜愛。
(華為在巴塞羅那MWC進行P10發布會)
家電行業更是我國本土品牌的強項,不但在世界范圍內逐漸擺脫了低端的“帽子”,入選國家品牌計劃的格力、方太甚至受到國內高端用戶的追捧,它們能為家庭生活帶來豐富且優質的產品。
就連低關注度的家居建材行業,近年也涌現了不少瓷磚品牌開始爭奪中國高端市場份額。他們嘗試開創新品類,積極參與國內外大型工程項目,利用多種途徑去開拓市場。例如入選國家品牌計劃的簡一就是其中的代表。
(簡一在意大利百年古堡發布第九代大理石瓷磚)
為什么只有他們能入選?
入選企業并非隨意選擇,它們幾乎都來自國家支柱性或民生廣泛需要的行業。
據央視發布信息顯示,其提出了一些硬性的篩選規定,例如從產品到企業都應該具備高尚品質,能夠支撐起國家品牌的形象,同時居于行業領先地位,以及它們擁有打造頂級品牌的夢想和胸懷。
從入選名單可以看出來,國家品牌計劃不僅對我國高新產業寄予厚望,還體現了振興傳統產業的決心,除了像汽車工業、房地產、食品加工等行業,還有像陶瓷制作這樣很能體現我國傳統制造工藝的企業入選。
簡一,便是以傳統行業中的革新者姿態成為國家品牌計劃中的一員,作為國內大理石瓷磚品類的開創者,堅持產品創新和聚焦用戶價值。讓人們在裝修時有了一個很好的選擇——高檔裝修用簡一。
(人民網對簡一全國明碼實價550天贏得15萬高端家庭選擇結果進行發布及肯定)
中國的瓷磚品牌眾多,然而整個行業里面產品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欠缺明顯的品牌效應。簡一的入選不僅是實力的體現,更是對整個陶瓷行業一個很好的引導。
透過了解2018國家品牌計劃的入選名單,我們可以知道哪些品牌是目前國內行業的“大佬”,也知道原來大家心中能代表中國的“新國貨”都有哪些。但更重要的是,當你以后每次面臨“你要怎么選,該如何選?”這個問題之時,國家品牌計劃或許能夠成為一個很好的參考。